学术成果

马海涛等:《我国财政安全的内涵、挑战和实现路径: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年第5期刊发

发布日期:2024-06-03 作者: 点击:

近日,由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教授,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教授,博士生于曙光共同撰写的论文《我国财政安全的内涵、挑战和实现路径》在我校A类学术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年第5期刊发。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关注重点领域可能遇到的重大冲击,坚持底线思维,预防和化解潜在的风险,以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不被迟滞或打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贯穿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财政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新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财政安全的内涵和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财政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财政安全的内涵】

财政安全是指一国的财政收支短期平稳运行,中长期实现跨年度、跨周期平衡,并储备一定的财政空间和财政资源,应对国内外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局部或全局的重大冲击,以维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我国财政安全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财政安全主要面临以下六方面的挑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对财政安全的挑战,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财政安全的挑战,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对财政安全的挑战,四是数字经济对财政安全的挑战,五是突发自然灾害对财政安全的挑战,六是复杂国际形势对财政安全的挑战。

【实现财政安全的路径】

实现我国财政安全,以财政安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实现财政跨年度、跨周期平衡。第二,适当拓展政府债务空间,建立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在经济下行期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空间。第三,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缓解财政养老压力。第四,建立与数字经济适配的数字税收体系。第五,建立高效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情况做到未雨绸缪。具体包括完善财政应急治理共享网络、发挥预算稳定基金的调节作用、发挥财政预备费制度的应急和“储备”功能以及建立健全平时财政和应急财政互相转换的机制等。

撰稿:于曙光责编:姚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