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风建设

重要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学风建设>>重要文件>> 正文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3-30 作者: 来源: 点击:

各有关单位、部门:

为贯彻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和本科生学业辅导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完善我校本科生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央财经大学

2014年12月22日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和本科生学业辅导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完善本科生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工作新模式,促进“严谨、勤奋、诚信、笃实”的良好学风形成,现就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明确学习志向、激发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锤炼学习作风、营造学习氛围和培育学习文化为着力点,全员参与,多措并举,整体联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工作目标

(一)树立明确高远的学习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志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自主学习与人生规划相结合,努力成长为融汇中西、勇于担当、引领经济社会向前向上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形成健全严明的学习规范。健全学习制度,严明学习纪律,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与诚信教育,将制度与纪律的“他律”转化为在学习信念、意志指导下的“自律”。

(三)搭建交流分享的学习平台。鼓励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学习资源、方法的共享和思想、智慧的交流。搭建信息化的学习交流及学习信息共享平台。

(四)培养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转变,提高学生主动探求新问题、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自我的意识。

(五)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搭建校内外联动,一、二课堂融合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健全以学院为主导、学校各系统协调配合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学风建设的管理体制,明确校院两级学风建设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建立学院学风建设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和专业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好课堂主渠道和专业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以优良的师风带动学风,提高“第一课堂”的教育效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引领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创造新知的远大理想。扩大党员先锋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辐射力度,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学生对学风建设和终身学习的认识。

(二)进一步凝练“中财”精神,发挥学校精神文化在学风建设中的塑造作用。以学校章程的颁布为契机,加强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拓展校园精神文化宣传的途径和载体。开展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氛围。通过班级建家、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优良学风宿舍创建与评选等手段,营造良好班风、舍风。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社团文化内涵,提升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质量。健全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推动老教授深入青年学子,弘扬治学理念和中财精神。

(三)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构建全员促学风的工作格局。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突出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促进教师从单纯的“授课者”向“学习环境的创造者”转变。培育专业化的学业生涯指导队伍,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毅力的锻炼及学习心理的调试等领域开展咨询辅导。加强学生的社会学习,通过实习实践强化学习意识,拓宽学习领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建立学情沟通反馈机制,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学业指导。完善用人单位走访制度,及时将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的变化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推动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学习资源、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四)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学风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建立新生学情调研分析制度,掌握新生的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和学业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学习适应教育。建立学生学业成就分析和学业发展研究制度,了解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工作,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学术行为规范履行情况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关注学业困难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政策。完善学业预警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和督促。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端正学风,净化考风。

(五)进一步延伸教育时点,形成全过程的学风引导机制。细化学风教育的过程管理,提高学风教育引导的针对性。把握新生教育时点,重点开展新生学习适应教育,帮助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习规范和纪律、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深化二、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教育,重点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开放式学习的观念,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学术创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相结合,鼓励学生的校园参与和社会参与。强化四年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生涯发展目标和方向,,促进学生将个人学业成就与国家民族发展相结合,深化学生对终身学习的认识。

(六)进一步丰富载体途径,构建全方位的学业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学习咨询与辅导、学业管理和评估和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搭建多维度的学业支持服务体系。明确校院两级在学业支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载体的学业辅导中心。建设一支以校外专家、校内教师、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组成的学业支持和发展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完善学生学业帮扶体系,针对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等不同群体学生需求,进行分类引导和帮扶。构建学生网上学习社区,建立学习资源平台,创设 “微课堂”、“网络学习中心”等学业支持模式,打造学业资源交流与共享的新平台。营造学生生活园区的学习生态,设立学习互动场所,组建学生学习兴趣社团,开展小型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

(七)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学风建设的联动机制,学工、教学、教师管理等部门应定期进行会商研判,做好学风建设各项政策的有效对接。建立以学院为主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学院党政联席会要专题讨论年度学风建设计划,制定促进学风建设的内部评价和激励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学风建设的督导机制,各学院要制定内部的督导制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学院开展学风建设的成效进行定期的督导评价。鼓励各学院创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指导中心,发挥好教师和朋辈群体的指导作用。建立学风建设的激励反馈机制,树立学风建设的典型集体和先进个人,及时总结学风建设的成效和不足,不断深化学风建设的效果。

(八)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和科研的自主性。加强班风和舍风的建设,形成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良好生态环境。强化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学风建设职责,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引导。强化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发挥他们在自主学习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丰富精品学术活动和学习竞赛品牌,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和学术文化氛围,以科研热情激发求知激情。加强对学术类社团的支持和引导,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的学术实践相结合。健全教师指导本科生学术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科研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