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本科生>> 正文

【实践教学】城市管理系2016级同学前往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17-06-07 [浏览次数]:

2017425日,城市管理系那子晔老师组织城市管理系2016级同学参访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并邀请清华大学王海宇博士进行全程讲解,王博士还联系了大栅栏投资公司人员、北京国际设计周建筑师为同学们细化讲解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情况。

北京传统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核心要求之一。大栅栏街区就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面临腾退困难、人口难以疏解、原住人口老化、聚集的外来人口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定位不匹配、公共设施不完善、业态低端、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那子晔老师希望通过实地参访,以及关键参与者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践和管理方法。

在参访前,老师和同学们做了理论准备,除了课本知识,同学们还阅读了王海宇博士发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参访当天,王海宇博士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栅栏街区的基本情况,并领着同学们参观了前门大街改造情况、最窄胡同之一——珠宝市街钱市胡同、北京八大祥之首——瑞蚨祥总店、北京老字号——红星二锅头的展览馆,讲述了老字号的故事。

王海宇博士向同学们介绍北京老字号的故事

王海宇博士向同学们介绍更新后的菜站

接着王海宇博士带领大家到大栅栏改造试点——杨梅竹斜街进行深入考察学习。同学们入户了解了小房子里面住了七八户人家的现实居住情况,以及民居低于胡同路面一米多的情况。接着王海宇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更新后的菜站、居民活动中心,以及第一个改造项目有鄰苑——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组织维护的社会组织孵化器。在这里,王博士对整个街区的改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整个气氛十分活跃。

王海宇博士在大栅栏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中与同学们进行问答和研讨

随后,王博士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第二个改造项目——北京国际设计周著名的改造项目内合院,并邀请这个改造项目的负责人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改造保留了原来的房屋和院落结构,不对院子大动干戈,改造持续的时间也不长,运用新的材质营造舒适的空间。内盒院最抢眼的是两扇可以平开的门,冬天的时候可以关上起到保暖的作用,夏天的时候可以把整个门横着开起来,院子的中间形成一个打通的通道,从胡同可以望见院子最里面,晚上的时候可以在这“通道”下开party,生活更加精彩。

北京国际设计周建筑师向同学们介绍胡同建筑改造实践

第三个改造项目是“重修灵鹫寺”,现在已经通过设计周,被改造成儿童图书馆。场地幽静宜人,设施温馨。在这里,王博士邀请了大栅栏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大栅栏投资公司的改造思路和举措,并针对同学们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同学们收获良多,感慨万千。

大栅栏投资公司作为建设主体,向同学们介绍胡同改造利用思路和举措

最后,大栅栏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和王博士带大家参观了谦虚旅社项目。设计通过可以活动的整堵墙,使得整个房间的利用得到最大化,晚上将墙外推,可以容纳两铺床,白天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又可以把墙内退,空出一部分空间用于简单的饭后休闲娱乐,体现了对居民的“谦虚”。

此次的实践教学带领同学们看到了目前的胡同街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了解到居民、社会组织、学者、设计师、投资公司各方的想法和最终更新的成果,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收效深远。

大栅栏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王海宇博士与师生在大栅栏合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