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孙刚
    2017, 0(11): 3-17.
    笔者从微观企业角度对一种形式的地方政府不当税收裁量权进行了量化,为政府干预税收征管活动的路径提供了初步的直接证据,并进一步分析了税收征管对上市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强度与地方政府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文的税收优惠或返还在政府对企业干预较多地区的企业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税收征管强度越高的地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具体表现为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越强,但这一效应随着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增多而显著减弱。本研究探讨了导致税收征管治理功能扭曲的制度动因,这是探索政府干预行为经济后果在税收征管治理层面的延伸,对推动结构性税制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借鉴意义。
  • 财政税收
    白思达
    2017, 0(11): 18-26.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问题给财政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G20\\OECD BEPS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转让定价是跨国公司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核心方式,现有文献越来越重视转让定价的实证性研究。本文总结了BEPS行动以来国外对转让定价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并按研究对象分别归纳。本文进一步总结了转让定价涉及的数据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理想数据的模式,另一方面梳理了现有国家的数据情况。同时基于中国转让定价特征,评述了我国现阶段可进行转让定价相关研究的数据情况,并强调现有数据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转让定价数据的建构及政策建议。本研究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和数据方面的政策建议。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王展祥;龚广祥;郑婷婷
    2017, 0(11): 27-37.
    R&D投资效率问题是学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但对融资约束及其后续不确定性如何影响R&D投资效率关注不足。以异质性随机前沿函数为基础,实施研究发现,由于受融资约束的影响,中国非上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投资效率为59%左右,比最优效率低了40%左右;制造业R&D投资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中的银行贷款不是主要融资渠道;内源融资中的自有现金流虽可以缓解融资约束,但会增加不确定性;银行贷款不能缓解融资约束但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商誉融资既可以降低融资约束,又不会增加不确定性;小规模公司和西部地区受到的融资约束更严重。需要进一步的金融发展与改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内部现金流以解决企业R&D投资中的融资约束问题。
  • 金融保险
    王国臣;傅斌;曹伟;张佐敏
    2017, 0(11): 38-49.
    2006—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允许个人投资者网上申购,但是申购资金会在短期内冻结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在新股申购资金冻结制度背景下,个人投资者进行申购时,会在短时间内冻结大量资金并在一周的时间内得到释放。这在短期内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冲击。笔者研究新股网上申购资金冻结制度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种短时间内的大量资金冻结与释放,会加剧当月股价的波动性并且增加了当月股价的振幅以及跳跃风险。其次我们还发现,冻结资金加剧股价波动性的现象,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投资者情绪较为乐观时,其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更为强烈。最后,我们发现高市盈率的股票以及低市值类的股票受到新股申购资金冻结的冲击作用更为强烈。
  • 金融保险
    李云燕;殷晨曦
    2017, 0(11): 50-57.
    信贷绿色化现已成为主流趋势,如何严防绿色信贷信用风险,亟须深层次的风险管理创新。笔者以构建绿色信贷信用风险转移的理论分析框架为首要目的,聚焦解决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贷后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难题。以绿色信贷稳步扩张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构建GCRT优化模型,比较分析不同路径下的绿色信贷信用风险转移效率和稳定性,从理论层面论证商业银行进行跨机构类型的信用风险转移是管控绿色信贷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将信用风险转移到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大幅减少因绿色信贷而承担的信用风险;GCRT的交易费用越低,风险转移越充分,且转移效率越高;绿色信贷信用风险的有效转移能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促进资金流向优质环保企业,增强金融稳定性,以及提高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曹越;陈文瑞
    2017, 0(11): 58-74.
    笔者以2009—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财税[2014]75号)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试点公司相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使得试点公司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但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无显著影响。区分所有权性质、盈利性和成长性三个维度,进一步检验发现:加速折旧政策使得国有试点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上升,试点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的创新投入均显著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加速折旧政策使得盈利试点公司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低成长性试点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创新投入显著增加。拓展性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显著缓解了试点公司的内源融资约束,但对避税无显著影响,且投资者对加速折旧政策的市场反应整体上呈悲观态度。整体而言,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概括为“试点公司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本文丰富了加速折旧的经济后果文献,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公司行为的研究领域,对税收部门完善加速折旧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财务会计
    李秉祥;简冠群
    2017, 0(11): 75-8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尹训东;许敏波
    2017, 0(11): 85-96.
    本文研究一个两期的耐用品模型,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类型是固定的情形,然后扩展到消费者类型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我们考虑了有完全承诺力、有限承诺力和没有承诺力下的情况,同时考虑了在租赁契约中的消费者是匿名和非匿名的情形。当消费者的类型不变时,租赁是否优于销售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匿名的假设。如果是匿名的,则租赁优于销售。如果是非匿名的,则在两期模型中租赁等价于销售。当消费者的类型是随时间变化并且服从马尔科夫过程,并且厂商有完全承诺力,那么销售会优于租赁。如果没有承诺力并且消费者是匿名的,我们证明了当在两种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很高时,销售会优于租赁。如果状态间的转移概率是低的,租赁会优于销售。当我们放弃马尔科夫过程而假设低类型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价值是独立时,在没有承诺力的情况下,租赁和销售无法简单地比较优劣。
  • 理论经济
    陈长江;高波
    2017, 0(11): 97-106.
    基于中国2001—2014年分省份数据,本文对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创新“促进效应”进行了检验。首先通过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法,本文核算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构成——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变化,进而以各省份最低工资水平为工具变量考察了劳动力工资上涨与TFP及各组分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2001—2014年期间我国TFP年均增长209%,支撑TFP增长的首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然后是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增长。技术进步减速是近年我国TFP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第二,总体来看劳动力工资上涨对我国TFP影响并不显著。从TFP组成来看,劳动力工资上涨显著促进了我国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增长,但对技术进步影响并不显著,对规模效率增长则表现为显著负影响。组分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工资上涨对TFP增长的影响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垂直效应”。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赵宏霞;荣帅;杨皎平
    2017, 0(11): 107-117.
    当前我国网购产品的质量问题颇受诟病,网购平台企业作为网购市场的关键主体,应承担网购产品质量监控的主要责任。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的价格决策行为,尚未探讨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产品质量的监控行为。笔者把网购平台企业之间对双边用户群体的竞争区分为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监控决策变量;然后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面临双边用户不同归属情境时,平台企业间的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对平台企业的网购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的影响,为研究网购平台企业的产品质量监控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笔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平台企业间对在线消费者的竞争深度、降低平台企业间对在线卖方的竞争广度有助于提高网购平台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
  • 工商管理
    朱战国;李子键
    2017, 0(11): 118-128.
    作为推断进口产品相关属性的重要线索,来源国形象对形成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基于来源国形象结构分解的视角,将来源国形象划分为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形象两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人文与自然两个层面,基于具体产品探究国家形象、国家产品形象、产品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问卷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国家产品形象在国家形象与产品态度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由于目标国家选择的关系,这一结论只在人文层面来源国形象效应中得到验证;在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形象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人文/自然来源国形象的概念,拓展性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多维来源国形象效应的作用机制更为明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