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引领凝聚青年

青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共青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此,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尤其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时代风云的变革激荡,面对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面对青年思想观念的多样多变,共青团始终铭记初心,牢牢把握为党和国家事业引领凝聚青年的职责使命,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育人答卷。

改革开放之初,为迷茫的青年指路

1978年,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党和国家重新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共青团也开始全面恢复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共青团紧跟党的步伐,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奋勇带领团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一系列活动开始展开……


十几天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汇聚在四川德阳,一场志愿盛宴在这里上演。这是一群有爱心、有情怀的利他主义者,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事实上,这样的志愿行动可以溯源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那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雏形。

共青团十大提出“把为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大发扬而斗争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后召开的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便提出了要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这是一项让千千万万青少年热血澎湃的活动。

1979年伊始,一些城市的共青团便开始组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雷锋“活动月”、学雷锋“活动周”、学雷锋“活动日”,活动扑面而来,让青年们踊跃投身,应接不暇。

如今很多人可能还对那个时候的情景记忆犹新:一群群年轻人走上街头,这与几年前的“斗争”行动完全不一样,他们走进社区,维护公共秩序、打扫街头卫生、慰老扶幼、帮助特殊人群……他们向外界展示崭新的青年形象,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青年典型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脱颖而出。

198252日,团中央向11名青年授予“学雷锋树新风模范青年”称号。

曹振贤便是其中一位。在北京,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许还记得这位当时的青年英雄,他和公交售票员李素丽一样,是北京21路公交车上一名普通的售票员。1980217日,在车上因劝阻4名乘车寻衅的歹徒,他被其中一名歹徒用刀刺中,负伤后他忍痛紧追凶犯,最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那一年,他才21岁。

在很多人眼里,曹振贤便是那个时代的雷锋。

然而,更多的“雷锋”则默默地参与着“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默默地奉献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名字并不为人所知。但一个显而易见的效果是一大批青年正被一种正能量影响,新的价值观也在慢慢树立。

不过,在那个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并行的年代,青年的思想注定是复杂的,共青团在青年的思想引领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断探索新形式。

比如,紧随“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之后进行的“五讲四美”活动。当时,团中央与8个社会团体联合发出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并把每年3月确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月”,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现在。

类似的活动还有培育“四有新人”。

那时,改革开放已经越来越深入。“七五计划”的提出,给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作为青年一代,该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到这幅蓝图中?作为共青团,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该怎样培养青年引导青年?

这是一个大课题。

1985年召开的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动员和带动全国各族青年在“七五”期间建功立业、做四有新人的决定》,提出中国青年的光荣使命是高举改革的旗帜,创四化大业,做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8年的共青团十二大再次提出,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努力培育“四有新人”。此后,一系列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活动陆续开展,“四有新人”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共青团扎扎实实引领青年的一项工作。

1987年,各级团组织开始了“四抓四建设”,即抓优质服务,建设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抓婚事新办,建设文明、科学、健康的风俗习惯;抓便民服务,建设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抓文化生活,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给各个领域的青年们都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活动丰富他们的内心和精神。

除此之外,共青团还开展了“文明经营示范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教育、立足岗位树新风等活动,并注意引导青年开展各种健康的娱乐活动,让青年们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各级团组织还通过评选“杰出青年”、宣传青年典型等方式,为青年们找到学习的方向。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用榜样来教育和影响青年,是共青团的“拿手戏”。在那个不断有青年冒出“迷惘”和“虚无”思想的年代,共青团一直在不停地为青年寻找和树立精神的标杆。

这其中,张海迪是家喻户晓的一个。

198337日,张海迪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此之前,《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她的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和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个5岁时就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的青年榜样让大批的青年折服:身残志坚,自学了英、日、德和世界语,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资料和著作,还自学了医学知识及针灸。

邓小平同志当时专门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张海迪成为“四有新人”的表率。张海迪巡回报告会、张海迪事迹展等活动在各地也相继开展。那时,很多青年正处迷茫,缺乏信仰,张海迪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奋发向上。

而这也正是共青团树立榜样的初衷。

走进新世纪,引领青年为时代发展建功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改革发展面临新挑战,多元的经济思潮也同样给共青团和青年人带来挑战。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随后召开的共青团十三大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提出“希望广大青年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勤奋学习的一代、艰苦创业的一代和道德高尚的一代”。

这也是党中央给共青团指明的重要工作方向。

该如何引导青年培养青年,让他们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共青团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工作的新路子。

一个明显的时代需求是,经济发展对于职业文明的呼唤。这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一个切口,以“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和“青年文化园”为主要内容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随之被提出。

“青年文明号”活动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内容,它以一流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业绩为目标,与社会文明进步产生共振,与青年成才立志形成共鸣。活动一经开展,便迅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19944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青年文明号”牌匾题字。48日,团中央与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在首都机场为4个文明号先进示范单位授牌,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建活动就此展开。直到现在,这项活动仍然受到广大青年和社会广泛认可,一批批青年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历练中成长。

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青年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青年通过集体荣誉的共同追求,凝聚了起来,用自己的方式为经济发展助力。

步入新世纪,为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在更宽广的层面提升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共青团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

有的活动,至今仍是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品牌。比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个始于2007年的思想引领工程,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被列入十大发展领域中的第一个领域“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最重要发展措施之一。11年间,各级“青马班”共培养大学生骨干超过120万人,“青马工程”已经在全国高校落地生根,成为共青团组织彰显政治性特征、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的重要工作品牌。

“虽然已经过了多年,但当时的培训依然记忆犹新,也一直影响到今天。青马集体是一个向上的集体,端正了我的人生态度;青马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青马集体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毕业多年我们仍然相互鼓励”。辽宁省鞍山市沙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津锋有真切的回忆。

他是大连交通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的早期学员。虽然早已毕业,但“青马工程”留给他的烙印却难以磨灭。

在大连交通大学,“青马”培育做到了全覆盖。课程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老师,青马课堂成为了同学们普遍向往的地方,集中培训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缺勤的同学。“青马工程”在学校掀起了一股“红色时尚”的浪潮,在此推动下,青马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得到了传承。


另一个在青少年中颇有影响力的活动是“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团中央号召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这场活动摈弃了枯燥的历史宣教,紧密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建党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新变化。

在北京科技大学,“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一度风靡校园。

研读一篇经典著作、聆听一场形势报告、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开展一次主题演讲……在理工科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北科大校园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青春朝气。有的团支部模仿深受同学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我爱记歌词”,将流行歌曲换成红色歌曲,让大家朗朗上口,广为传唱。有的团支部举办了“青春励志·为党献诗”原创诗歌分享会,作品大多取材于平时开展的学习活动:通过《建国大业》等红色电影赏析,创作了《水调歌头·中国颂》等诗篇;听了《新国梦、新家梦、精英梦》等主题报告,写下了《党:光芒依旧》等佳作。

为弘扬时代精神,榜样的树立是一以贯之的举措。199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开始评选。

这是一项在青年群体中至高无上的荣誉,每年的五四,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青年颁授,至今已有数百人获此殊荣。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绝大多数奋斗在劳动最一线。

第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秦文贵就曾是青海油田钻井队一名最普通的工作人员。1982年,秦文贵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处工作,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漠戈壁上一干就是15年。

这样的青年典型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时代风貌,成为亿万青年成长成才、为祖国建功立业而学习的时代楷模。

迈入新时代,培养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心青年成长和共青团工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教诲,为广大青少年和共青团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是新时代党对青年和共青团的根本要求。

把广大青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了新时代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青年大学习”等活动在团十七大和团十八大以后相继展开。

中国梦是什么?这个新时代的词汇曾一度让亿万青年心潮澎湃。但如何引导动员广大青年实践中国梦,是共青团组织必须肩负的全新历史使命。

2013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行各业青年通过宣讲报告认识中国梦,通过主题团日交流中国梦,通过典型故事感知中国梦,通过网上话题谈论中国梦……全团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超过2.4亿人次青年直接参与。

为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共青团十七大后,团中央在广大青少年中部署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分享活动,一批批青年榜样走进学校、工厂等地方,讲述自己为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故事。

团湖北省委专门组织分享团走进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活动现场,上学之余坚持替在环卫所打工的母亲清扫大街的“马路孝子”刘普林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现在我多扫一点,妈妈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听到这样的故事,不少学员流下感动的泪水。

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奋斗故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中国梦在青年心中日益清晰。

谁的青春不迷茫?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虽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遭逢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引领更是不可或缺,而思想引领离不开学习党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共青团主动适应当代青年自主观念增强、思想多元多样的新形势,为把组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引向深入,在全团组织实施了“青年大学习”行动,以组织引导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用青年语言开展理论学习,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时尚方式开发学习产品。

就在不久前,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团工委副书记胡燚上了一堂有趣的“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

在这堂课上,有视频和H5形式呈现,有一名朝气蓬勃的90后主播,用深入浅出的解读和活泼易懂的语言带领青年进行理论学习。视频一般不超过5分钟,主播会和青年观众互动,还有随堂测试。

这样的团课在安徽随处可见。这是团安徽省委开展“青年大学习”的一种新形式,他们搭建了直接联系到基层团支部和团员的线上学习平台,让理论学习触角延伸到基层团组织的“神经末梢”。

在“青年大学习”行动,共青团构建了“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广泛开展了学习研讨、理论培训、宣讲交流、知识竞赛等各类学习活动,至今已吸引超过6300万名青年直接参与。车间厂房、校园教室、街道社区、田间地头,都成为“青年大学习”的课堂。

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为民族复兴、为中国梦奋斗的青年榜样,这成为共青团引领青年激励青年的重要抓手。

201410月,团中央启动实施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把“选树身边好青年”“青年典型青年选”的理念同新媒体充分融合,动员青年积极发现身边典型,每年推选10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青春故事,突出榜样带动,树立鲜明导向,引导广大青少年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通过开展“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统一行动、阳光跟帖行动、“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等活动,唱响青年好声音,把青年的担当精神延伸到网络空间;通过集中开展“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核心价值观记心中”等主题团队日活动,让每一个团支部“动”起来,带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引导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展现担当精神,彰显向上向善青春风采。

4年来,团中央已示范带动超过2000个县(市、区)开展了好青年推选活动,全团累计推树各类好青年近两万名,网络参与学习、讨论和点赞量达3.58亿人次。“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成为青年一代全新的奋进目标。

10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报道第一线的新华社记者孙铁翔、把青春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的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洪家光、为保护乘客勇斗歹徒的济南公交女司机董丹……这些来自基层一线、充满正能量的当代好青年走进更广大的普通青年中。

讲好故事是思想引领的重要环节。共青团积极发掘典型背后的故事,把思想引导内涵融入到这些榜样的成长历程和奋斗记忆里,用榜样自身的话语和事迹去传递思想力量、回应青年关切、解答青年困惑,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到青年心坎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青年思想更加多元。对于他们的思想引领,共青团也努力从传统方式向网络新媒体延伸。

微博、微信,到“知乎”“BiliBlili网站”“QQ空间”“网易云音乐”“抖音”“快手”……“团团”无处不在,各级团组织着力进军网上新媒体,打造“网上共青团”是新时代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又一要务。

“共青团应当高度重视网上工作,全体共青团员都要发挥积极作用,争当‘中国好网民’。”“开展网络斗争、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这项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团组织也可以更多发挥一点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也指明了共青团网上青年工作的前进方向。

“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对此也专门做了部署。

近年来,在这种导向下,共青团打造了一系列网络文化产品,青年风采产品体系、共青团公开课体系、青年学党史产品体系等十大体系产品,目前已推出200多集,总浏览量达数十亿次。《跟总书记学》《中国好青年》《青春之我》《出彩90后》等视频节目广受赞誉,《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拒绝冷漠,雷锋归来》《我们不一样》等网络短片看哭了无数青少年,《This is China》《TG有点甜》等青春歌曲向世界展示当代青年眼里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另外,“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和国旗合个影”“清明祭英烈”“我是团员”等一大批精彩纷呈的主题网络活动层出不穷,在青年中间成为爆款。

共青团在网络和新媒体上的探索,有效扩大了青年思想引领的覆盖面,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更是提高了青年思想引领的有效性,引导青年不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鲜活生动的视听体验、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越来越多的青年聚集在团组织的周围,在党的指引下,努力向上,奋进不止。

神马中财 - 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
Baidu
map